• 登入

    記住我

馬提亞水蜜桃

馬提亞水蜜桃

Placeholder image

三月初春早晨,SuperBuy團隊循著地址,驅車來到中央山脈花東縱谷關山段東側山腳下,道路兩旁種著果樹及繽紛花圃,每戶低矮的房屋風格多樣,隨處可見原住民圖騰和象徵標誌,這裡是台東縣海端鄉崁頂社區-布農族八部合音的故鄉。

歷經七年摸索    成功孕育平地水蜜桃

今年54歲的余馬提種植水蜜桃已逾十年,說到最初栽種水蜜桃的契機,馬提大哥笑說:「可沒那麼簡單!」早期在政府補助之下,從農比例高的崁頂社區以種植玉米為主,他與妻子王素貞也不例外。然而政府取消種植玉米的補助後,他與太太陷入苦惱,除了不知道要栽種什麼作物,一方面也擔憂收入來源。

生性樂觀開朗的馬提大哥並未因此放棄從農,當時的他積極思考對策,突發奇想:「在部落要吃到好吃的水果就像做夢吶!部落住民買不下好吃但價格昂貴的水蜜桃,何不自己種呢?」在與海端鄉農會討論點子後,經由農會幫忙,找到了適合約三至四百公尺海拔的崁頂社區生長的水蜜桃品種,但初期種出的桃子滋味酸澀,經過一路努力,他與台東改良場及海端鄉農會一起找到了甜美多汁的「台農甜蜜一號」品種。

從尋找水蜜桃品種到栽種成功之間歷時七年,曾遇諸多揶揄聲浪:「這裡怎麼可能種水蜜桃?」但馬提大哥不為所動,到台東改良場上課學習種植技術,耗時七年光陰不斷嫁接嘗試,歷經挫折仍鍥而不捨,卯足拚勁的他直到第七年才苦盡甘來,嚐到甜美果實;由於栽種經驗豐富,更擔任海端鄉水蜜桃產銷班第一班班長,帶領部落住民一同栽種自然無毒的水蜜桃。

人力砍草、不施化學農藥    愛護祖傳土地

由於崁頂社區位在山腳下,天然屏障隔絕了都市的汙染,也少有人為破壞,土地自然生機勃勃;灌溉果樹的水則是由中央山脈所流下來,乾淨清澈的好水質澆灌出滋味甜美的水蜜桃。

除了栽種近400棵水蜜桃樹,馬提大哥與太太經營的果園還種植肚臍橙、香丁、甜柿等作物,品項豐富,皆送檢取得由農委會認證的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,讓消費者安心購買與食用。夫妻倆堅持守護這片代代祖傳下來的土地,不使用危害地力的除草劑,親自以人力砍草,也不施化學農藥防病蟲害,而是選擇物理防治方式驅蟲,更悉心以木炭窯法製作木醋液來防治病蟲害,「這是祖先留傳下來的土地,若沒趁著年輕去好好規劃、耕作,是會對不起祖先的!」他以最真誠的心,踏實照顧部落土地。

水蜜桃脆弱嬌嫩    布農勇士細心照顧

馬提大哥與太太每天固定到果園報到,進行澆水、修剪枝葉、疏果等例行工作,無論天氣晴雨、冷熱,都堅持到果園巡視,「我每天到這工作,一邊摸摸它們、跟它們說說話」,布農武士言談間流露溫柔,與太太如同呵護孩子般,全心全意細心照顧果樹。

談起栽種的辛苦面,樂天的馬提大哥表示做農勞心勞力是必須的,所謂務農是看天吃飯,唯有脆弱嬌嫩的水蜜桃易受天氣影響讓他較為苦惱。他與太太心疼嬌弱的果樹與果實,颱風過境後大樹倒下、小樹被拔起,遇到連日下雨,原本的收成就泡湯了。儘管付出的心血不一定如願豐收,他們仍盡心盡力維護這片果園,「這裡有每天工作的血汗,我很熱愛我的果樹、我的天地!」馬提大哥豪氣地笑說。

疏果

約三月中開始進行,將枝條上較小、妨礙生長的果實拿掉,目的在於不留下過多的果實分散養分,經過淘汰後會留下適合生長的果實,之後再套袋。馬提大哥示範疏果:「需要靠經驗判斷,耐心去挑選。」

套果

是水蜜桃在成長中重要的一環,將袋子撐開、套果,袋子要夠撐得立體,才能讓果實有足夠空間可以健康成長;套果時要避免包到葉子,否則易影響果實生長。套果後要用釘書機釘袋口,縫隙越小越好,蟲子與鳥兒才不會進去吃。

組產銷班任班長    盼崁頂社區成「水蜜桃村」

有了栽種水蜜桃的成功經驗,馬提大哥與布農族壯年組成「海端鄉水蜜桃產銷班第一班」,擔任班長的他與班員們經台東農業改良場輔導,參加栽培、施肥及病蟲害防治等專業技術及經營管理的課程。經過多年積極學習和辛勤努力,不僅水蜜桃品質和產量逐年提升,更獲得「98年度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」殊榮,朝發展為「水蜜桃村」的目標邁進!

不遺餘力    研發加工品、推廣體驗布農文化

除了種植水蜜桃及肚臍橙等作物,余馬提夫妻倆還共同經營「馬提亞?店」,是間結合部落、在地經營的複合店舖。於店內販售所種的農產品及研發的農產加工品,如水蜜桃冰棒、霜淇淋及搭配自製果醬的手工奶酪。此外,還透過預約方式招待前來崁頂社區的外地遊客進行布農族文化體驗,像是製作獵人陷阱、搗小米,藉由實際體驗來深入認識布農傳統文化。

熱賣商品: